宣传部2015版
首页 > 新闻中心 > 正文
郭文:“四改”让学生成为最大的受益者——2016年年度教学工作会札记三
2016-04-20 18:33     (浏览次数:)

本网讯 “改到深处是教学,改到难处是课程,改到痛处是教师,改到甜处是学生。” 2016年年度教学工作会上,副校长郭文包含深情,畅抒贵州师范学院教育教学改革发展思路。尽管路途艰辛,师院人发挥特有的师院精神,保优势、抓质量、上水平,目标锁定——落实学校“一型两性”的办学定位,培育好合格的应用型人才,让学生成为做大的受益者。

“学校要深化对办学指导思想和办学定位的认识,强化贯彻落实。学校办学理念、办学定位如何在全校形成共识并确实加以贯彻落实,开展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本科教育教学还需下功夫。”面对2015年学校接受教育部的本科教学合格评估,取得较好评建成绩,副校长郭文再次提出专家组给予的指导性意见。2016年,学校定位为“评估整改年”、“教学改革年”,目的就是深刻认识应用型本科高等教育的本质,把握应用型本科高校的建设内涵和建设路径,转变观念,深化改革,加快转型,加快发展,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

成功的教育改革必须用敏锐的目光透析发展的实际,总结出既有自身特色又有一般规律性的章法。

郭文提出:学校推进教育教学改革的价值取向是落实学校应用型人才培养办学定位的需要;是改变学校教师课堂教学现状的需要。

2015年11月,教育部、财政部、发改委联合出台《引导部分地方本科高校转型指导意见》,要求地方本科高校要将办学思路转到服务地方经济发展、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培养应用型技术技能型人才、增强学生就业创业能力等方面,积极推进转型发展,必须采取有力举措破解转型发展改革中顶层设计不够、改革动力不足、体制束缚等突出问题。对于年轻的贵州师范学院来说,是在2009年华丽转身,转制成功后的又一次机遇和挑战。如何走出一条属于自己“不同于老牌本科院校,又区别于其他省内新建本科院校”的特色之路,探索出适合我校实际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必须加强课堂教学方法改革以及教学评价改革,构建适合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和评价机制。要以改革创新的精神积极推进转型发展,要从适应和引领地方经济发展新常态、服务创新驱动发展的大局出发,增强学校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能力,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促进学校科学定位、特色发展。

教学改革永远在路上,教学质量的提高是高等教育永恒的主题。直面学校存在的现实困惑:教师对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教育模式和教学方法的理解不到位;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的单一性影响教学改革;学生学习方式的有待转型等问题的破解也需要价值观念转变才能有效的逐个攻破。

会上,郭文还详细解读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指导思想和总体目标;学校教育教学的目标和内容。就如何推进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要求时,郭文从学校、学院、教师三个层面如何深化工作分别给予指导。

“教学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具有长期性和全面性,教学改革需要举全校教职工生之力,齐聚智慧,同心协力,才能众人划桨开大船。”郭文“敲响战鼓”,力邀全体师院人异军突起,为贵州师范学院教育教学改革史锻造辉煌,成就贵州师范学院优秀学子的幸福人生。

文/全奕 图/宣传部  审核/孙秀华

郭文解读实施方案

关闭窗口

贵州师范学院党委宣传部  版权所有

地址:贵州省贵阳市乌当区高新路115号 邮编:550018 黔ICP备05001422 电话:0851-85816683 邮箱:xcb@gznc.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