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当代贵州全媒体记者韦佳妤杨仪
当代贵州报道:贵州师范学院坚持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核心,服务贵州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培育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应用型人才。
今年,贵州省教育厅对2014年全省高校网站建设进行评估,贵州师范学院从53所参评学校中脱颖而出,喜获第一名。同时,贵州师范学院官方网站晒出了一份调查报告:2014年,贵州师范学院分别对479名毕业生及135家用人单位进行毕业生就业跟踪调查,结果显示,毕业生对母校的总体满意率为93.32%,用人单位对该校毕业生满意率高达97%。
2009年3月,经教育部批准,贵州教育学院正式改制为普通本科高校,并更名为“贵州师范学院”。六年来,学校始终坚持以应用型人才为核心,兼具地方性与师范性特色的“一型两性”的办学定位,以服务贵州经济法社会发展需求、培育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应用型人才作为历史使命和追求的办学价值,全面深化教育改革,加强与政企间的合作。如今,已然成为贵州省创新应用型人才培育模式的“贵州范本”。
推进职前职后教育一体化
“贵州师范学院是贵州教师的培训基地,是省教育厅的直属部队,是对全省教育工作者职前、职后的培养工作起主力军作用。”“贵州师范学院领导高度重视‘国培计划’实施,‘职前职后一体化’‘分层分类’有针对性地设置培训课程和培训方式、专设督导组等多项工作有特色……”2014年12月,贵州省教育厅绩效评估专家组纷纷点赞贵州师范学院2014年“国培计划”工作。
作为贵州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的主考院校,贵州省第一家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学习服务中心,贵州唯一一家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示范学习服务中心,贵州师范学院在职教培养方面担任着举足轻重的角色。
当前,职前职后教师教育一体化已成为推动全国师范教育改革共同发展的一大趋势。而贵州师范学院的职前职后一体化教育早已走在全省的前列,尤其是在职后培训方面,真正发挥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推动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的作用。这一切得益于学院的合理布局与超前谋划。
针对学院师范类的各个专业,确立了以传统师范教育的变革与转型为背景,以教师教育与基础教育的良性互动为导向,以综合性大学背景下教师教育的体系构建与核心能力提升为中心,加强教师职前培养和职后培训的一体化建设,构建开放、合作、实践的教师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全面提升教师教育研究、服务和引领基础教育的能力和水平,积极推进新时期教师教育的改革和创新。
在课程模块设置上,实现“通识课程、专业课程、综合实践课程”三类课程的互动共生,体现教师教育所具有的学科专业和教育专业的“双专业性”。统筹规划和建设职前培养与职后培训课程,实现两种课程的内涵融通,构建职前培养与职后培训各有侧重、彼此衔接、相互促进的一体化课程体系,全面体现教师教育的阶段性和整体性。
其中,职前培养课程注重教师专业素质的准备,关注教师本体性知识、条件性知识和操作性知识的养成,突出课程设置的开放性、实践性和综合性。职后培训课程则注重教师专业素质的发展,更多关注教师个体实践性知识的提高和理论支持下的方法领悟、技能转型、思想凝练和风格锻造。
近三年来,贵州师范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共计完成“国培计划”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培训项目约15万人次,“省培计划”培训项目约5500人次,教育行政干部、中小学校长培训项目约4000人次,选派教育行政干部、中小学校长参加国家级培训约300人次。同时,有成人高等教育在册学生约8000人,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各类学生约4500人。
构建产学研互动合作体系
近年来,贵州师范学院不断强化“科研兴校”理念,以校企合作教育、学研互动、校政合作“三个平台”建设为切入点,积极推进合作育人、合作办学、合作就业、合作发展的教学模式,努力构建“主体多元、内容丰富、模式灵活、深度合作”的产学研合作育人体系,大力培养应用型人才。
为加强对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创新应用性人才培养模式,拓宽育人渠道,学校依托自身所具备的人才、技术、信息、实验设备、文化氛围等资源优势,通过与地方政府、科研院所、企业深入合作,共建大学科技园、众创空间、重点实验室、学生实习实践基地等一系列科技创新、成果转化、高新技术产业孵化平台,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创新创业软、硬件环境。
2014年,贵州《关于加快大数据产业发展应用若干政策的意见》《贵州省大数据产业发展应用规划纲要(2014—2020年)》等一系列政策相继出台,大数据成为贵州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引擎。
贵州师范学院闻风而动,以打造“云上贵州”大数据专业群为主体,先后开设了计算机及应用、物联网工程等专业。同时,学校于今年4月创建了大学生互联网+创新创业中心,支持学生创新活动、助力学生创业项目落地。
走进位于学院宁静楼的大学生互联网+创新创业中心,学生们忙得不亦乐乎,或捣鼓着自己研发的羽毛球陪练机器,或坐在计算机前专心致志的进行数据编程,或围桌探讨项目的实施计划……充满了浓厚的科研氛围。
“我们主要是依托电子信息行业,开展产学研合作教育,培养理论基础扎实、实践能力显著的应用型人才。”物联网工程中心常务副主任崔忠伟博士介绍到,成立该中心目的就是要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机制,提高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以创新引领创业、创业带动就业,为把贵阳打造成为全国大数据产业先行区和西部智能终端产业基地提供人才支撑。
目前,学院学生已承担了45个商业项目,51项国家级和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通过项目开发已获得软件著作权10项,专利4项。2010年至2014年,学生在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也取得突出成绩:获得全国一等奖1项,全国二等奖5项,贵州省一等奖21项、二等奖44项、三等奖36项;获奖学生达321人。2015年,在第三届“泰迪杯”全国大学生数据挖掘竞赛中,学院120位同学分别获得全国二等奖,全国三等奖,创新奖以及优秀论文奖。
服务地方发展大有可为
“今天,我们开营了!”今年7月16日,以“温暖你我·共享未来”为主题的关爱留守儿童夏令营在毕节市黔西县锦星镇锦星一小拉开序幕。在此之前,贵州师范学院联手贵州省陶行知教育思想研究会及毕节市政府,已成功举办了两季“美丽心灵·快乐同行”关爱留守儿童夏令营系列活动。
“举办此活动旨在以陶行知教育思想为底色,模拟创建‘美丽乡村小世界’,帮助孩子们在中国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大背景下,摒弃农村、城市、贫困、富有的差异,弱化‘留守儿童’是弱势群体的不良心理暗示。”贵州师范学院宣传部全奕老师介绍,要让孩子们学习如何建立和发展平等、团结、友爱、互助的社会主义新型人际关系;学会了解生活现状、了解生活发展的趋势,明白现实生活中需要的是全面发展、品学兼优、视野开阔、生理心理健康的合格公民。
与此同时,贵州师范学院体育学院将专业特色——花样跳绳植入到地方基础教育服务,促进地方教育又好又快的发展。
2014年,作为“美丽心灵·快乐同行”关爱留守儿童夏令营的承办方,贵州师范学院为孩子们带去不仅仅是温暖与大爱,还有星跳花样跳绳队志愿者们娴熟的技能。
一根绳,系长情。“无论是看到孩子们由内向至外向的转变,还是帮助他们找到兴趣爱好。因为一根绳子,我有幸见证并参与孩子们的成长,我为自己选择教师这个行业而深感自豪。”连续三季担任志愿者的星跳花样跳绳队员罗泽毛有感而发。学生志愿者向孩子传授技能的过程中,不仅增进了彼此间的感情,还为即将踏入教师这个行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今年,星跳花样跳绳队在毕节市黔西县锦星镇锦星一小选派了10名小选手参加全国花样跳绳对联赛。赛场上,小选手们精彩优雅的绳技表演是对运动艺术的生动诠释,亦是对陶行知先生倡导的具体“健康的体魄,农夫的身手,科学的头脑,艺术的兴起,改造社会的精神”乡村教育探索的具体实践。
面向基础教育、服务基础教育、促进基础教育,是推动师范教育发展变革的内在力量。因此,师范教育要适应基础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在这一点上,我们不仅要适应基础教育的改革与发展需要,而且要引领基础教育的改革与发展需要。”贵州师范学院校长李存雄坚定地说道,未来,希望我们培养的应用型人才能够为地方经济的发展提供人力资源保障和智力支持,能够真正服务社会,受到越来越多的认可。(责任编辑/哈文丽)